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
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
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
2025年
2024年
客戶服務培訓公開課
客戶服務培訓內訓課程
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
優質客戶服務與客戶投訴、抱怨處理技巧(舒老師)
【課程編號】:MKT058409
優質客戶服務與客戶投訴、抱怨處理技巧(舒老師)
【課件下載】: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
【所屬類別】:客戶服務培訓
【時間安排】:2025年09月27日 到 2025年09月28日4800元/人
2024年07月12日 到 2024年07月13日4800元/人
【授課城市】:廣州
【課程說明】:如有需求,我們可以提供優質客戶服務與客戶投訴、抱怨處理技巧(舒老師)相關內訓
【課程關鍵字】:廣州客戶投訴培訓,廣州抱怨處理培訓,廣州客戶服務培訓
我要報名
咨詢電話: | |
手 機: | 郵箱: |
課程對象
需要處理客戶投訴的營銷、客戶服務相關崗位人員
課程背景
客戶投訴的處置是企業挽留客戶最后的一道防線,其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。但是伴隨著競爭加劇,客戶期望值的提高,投訴率的持續攀升已在所難免,而投訴處理的效果更是企業永遠的“痛”;
投訴的處理是一個持續與客戶溝通的過程,離開了具體而真實的場景,去接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,如同“高空射箭”。
因此,我們請來實戰管理與客戶服務訓練專家 舒薇老師講授“優質客戶服務與客戶投訴、抱怨處理技巧”課程,本課程采用行動學習的培訓模式,根據典型的投訴案例設計情景演練模擬,學員在角色扮演、總結回顧、講師點評過程中進行學習,課程的設計將保證全體學員充分參與,在 “切膚之痛“的經歷中收獲成就感。
企業收益
1.通過優質的客戶投訴梳理方式,提高客訴滿意度,降低客戶流失率;
2.構建客戶服務與客訴處理流程,降低銷售/客服人員失誤率,提升整體組織效能;
3.減少客訴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,有效降低企業的名譽損失及金錢損失。
崗位收益
1、陳述塑造客戶情感忠誠的三個渠道與相關方法;
2、運用專業化的溝通技巧提高滿意度;
3、運用管理客戶期望值的技巧保證滿意度;
4、運用客戶投訴的處理技巧防止投訴升級。
課程特色
關注課程的實用性和關鍵問題的解決,依托豐富的管理經驗,對案例的剖析具有獨到性,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操作性;
關注企業和學員在培訓中的受益,課程設計即具有行業的前瞻性,又能密切結合當下企業實際問題,信息量極為豐富,工具科學、系統、實用;
關注學員在課程進程中的表現,敏銳洞察學員的需求,做并出積極的反判斷和反饋,隨時提供獨到的方法和相關案例,令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,進而形成科學、系統的思維方法。
課程大綱
第一單元、客戶投訴處理的技巧與方法(知識點)
第一章、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客戶服務
一、為什么我們盡了力,客戶還不滿意?
1、當下客戶服務所面臨的挑戰
2、客戶需求層次的改變
3、客戶服務的瓶頸和出路
二、從防患未然到亡羊補牢
1、最好的投訴處置是不使投訴產生
2、客戶評價是他的體驗而不是你的付出
3、在服務的每一個接觸點制造良性的心理刺激
第二章、客戶投訴的處置步驟與要點
一、如何在投訴處置中保持主動
1、投訴有門
2、快速反應
3、迅速止損
4、重在受控
二、投訴處置六部曲
第一步:傾聽他的問題(開放式問題發泄情感)
第二步:同情他的遭遇(復述問題表示理解)
第三步:提出正確的問題(了解真實的需求)
第四步:達成處理協議(讓客戶有選擇權)
第五步:檢查協議執行(首問責任制)
第六步:修復關系(正面價值結束)
三、投訴客戶的類型分析極其應對
第三章、專業化的溝通與個人影響力
一、通過個人影響力去有效引導客戶
1、影響力是不易察覺的引導方法
2、影響力是柔性溝通技術的核心能力
二、投訴處理中與客戶溝通的三把利器
1、你能聽懂客戶的意思嗎——聆聽技巧
2、你能讓客戶說給你聽嗎——提問技巧
3、你說的客戶能接受嗎——專業話術
• 創建“相似性”的話術
• “迎合式的反對”的話術
• 回避客戶“刁難”的話術
三、面對不同行為風格的客戶的引導技巧
1、對極其憤怒的客戶的引導
2、對喋喋不休的客戶的引導
3、對思維混亂的客戶的引導
4、對有備而來的客戶的引導
第二單元、實 戰 演 練
第一階段、準備充分,進入“調頻”過程
【問題描述】許多客服專員在進行投訴處理之前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,他們只想著不管如何,先道歉總是沒錯的,他們會說“對不起”,“很抱歉”等等。但是許多人并沒有真正在客戶的角度上去體會他們的焦慮,“即使煞有介事、無理取鬧的客戶,他們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難處”。所以,他們在受理投訴的初始階段并不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的,或者把道歉當流程走,而這一階段的處理效果,卻決定了客戶下一步的配合度。
【情景演練】真誠表達,承接情感
一、問題的發現:
1、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,去面對這個客戶?
2、初次見到這個客戶的時候,你準備給他留下什么印象?
3、如果一開始溝通就是對抗性的,你如何化解尷尬的局面?
4、你是否關注了這個客戶的情感需求?
二、知識點的總結和引導
第二階段、了解需求,把握溝通的要點
【問題描述】所有的客服專員都明白,了解客戶的需求對于投訴處理的意義。但在過往的案例中我們發現,許多人并不清楚應該用什么方法去了解客戶的需求;或許他們認為,聆聽是一個好方法,但在實際的溝通中,他們不一定專注于客戶的聲音,他們或許心里在想對策……,所以,他們表面上點頭、記錄,或許他們聽的是自己的聲音,也就是說,他們未必懂得客戶到底在說什么。
【情景演練】知己知皮,了解客戶真實的需求
一、問題的發現:
1、如何讓客戶感受到你在聽他說話?
2、你明白客戶未經語言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嗎?
3、如果客戶“攪局”你有辦法挖掘到真實的需求嗎?
4、在你還沒有了解客戶之前,先不要急于解決他的問題
二、知識點的總結和引導
第三階段:引導客戶,提高溝通的效率
【問題描述】在投訴處理現場,我們發現許多客服人員處于被動的光景,他們遇到過下列情形:客戶經常打斷你說話;客戶經常會誤會你的建議;當你列舉協議條款或專業數據來闡明觀點時,客戶就會拒絕接受,甚至轉而投訴你的態度,尤其是客戶的需求沒有徹底被挖掘的時候,下一步的溝通就會進行的異常艱難,他們往往被客戶“帶著跑”。
【情景演練】引導話題方向,讓客戶正視問題
一、問題的發現:
1、我們陳述了太多自己的見地
2、我們忽略了客戶是有自主意識的人
3、我們變成了溝通的主角,而客戶只有聽的份
二、知識點的總結和引導
第四階段、化解被動,管理客戶的期望值
【問題描述】無論責任方在誰,客戶都要力爭自己的權益,為了贏得主動,他們可能會夸大事實,也可能漫天要價;而客服專員為了企業的利益,也要依據協議或企業的原則,與客戶據理力爭或討價還價。這個溝通過程往往是最艱難的,要么談崩,要么處于膠著狀態。如何管理和引導客戶的期望值,讓不可控的局面逐步變得對自己有利,這對客服專員是一番巨大的挑戰。
【情景演練】有備而來,制定利于己方的談判策略
一、問題的發現:
1、客戶到底要什么?他的底線在哪里
2、客戶的堅持其實也是在試探你的底線
3、客戶給你出難題,對解決他的問題也未必有利
4、你在關鍵環節的溝通中是否運用了“個人影響力”
二、知識點的總結和引導
第五階段、達成一致,修復關系
【問題描述】作為客服專員要客觀地正視投訴處理的四種結果:獲得雙贏,迅速解決問題固然完美,但因為利益落差過大,需要重新制定談判策略,迂回“救市”,也不失為權宜之計。急于關閉投訴,對雙方的利益未必有利。所以,對投訴處理結果的達成一致,是包含不同境界的。無論處在哪一種情形,維護關系,修復關系,及時對進行服務補救,卻是爭取機會,挽留客戶的“最后一道防線”。
【情景演練】挽留客戶,維持正面的價值
一、問題的發現:
1、反正滿足不了客戶,只能交給領導做下一步的處理
2、客戶不滿意,所以“我輸了”
3、你已經不相信奇跡了,所以也不可能發現轉機
4、雙贏不僅僅是利益的獲得,還包括雙方“良好的感覺”
二、知識點的總結和引導
第三單元、課程總結
一、當前客戶投訴的變化點
1、客戶除了關注投訴處理的結果外,還格外關注處理過程;
2、客戶除了關注實際賠償或補償外,還關注其他形式的補償
3、客戶的容忍區間變窄,因投訴而升級的幾率攀升
二、如何防止投訴升級
1、投訴有門
2、快速反應
3、迅速止損
4、重在受控
三、客戶投訴處理的四個境界
最優:變被動為主動,變投訴為機會
次優:圓滿解決問題,獲得客戶的好感
再次:雙方達成妥協,在處理態度上獲得客戶認同
“簡單”嗎?自問一下,你會計劃“緊急不重要、不重要不緊急”的事情嗎?列為計劃的,本就應該是重要或緊急之一的呀!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矛盾呢?如究下去,我們對時間和目標管理,也僅僅是知道層面,而沒有真正更無法
舒老師
實戰管理與客戶服務訓練專家
實戰經驗——曾任境外上市公司高管十余年;歷任副總經理、行政總監、人力資源總監、客戶服務總監;早年任教于國內著名商學院。
專業背景——工商管理學博士;高級經濟師。MTP授證講師;曾系統接受過美國管理協會(AMA)的專業培訓。二十年企業管理和專業講師經驗,良好的教育背景。曾長期致力于領導力團隊管理、客戶服務管理、行政管理、員工培訓管理工作,屬于實戰型講師。
授課特點——善于借鑒國外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技巧,具有良好的引導能力與現場控制能力,高效調動各種類型的學員參與互動,課堂氣氛活躍;思路清晰,邏輯嚴謹,語言富有感染力,良好的個人修養和職業形象
主講課程——《優質客戶服務與客戶投訴、抱怨處理技巧》、《服務致勝-優質的客戶服務技巧》、《從防患未然到亡羊補牢-客戶服務管理》等課程。
服務客戶——王老吉、無限極、立白集團、TCL、白云山制藥、采芝林藥業、三九藥業、廣州生力啤酒、南方李錦記、中華德銘、歐浦物流 風行牛奶、云天化工集團;中國建筑集團總公司、中建華南公司;陽江新鋼鐵;廣州港務集團等